撰文:李潤茵 本刊記者
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(Nouriel Roubini)警告,ChatGPT將引發「失業潮」,事關AI最初只取代重複例行工序,現在連創意工作都可執行了!「末日博士」在杞人憂天嗎?
說好的15小時工作呢?
「自從工業革命以來,機器取代人類導致失業,的確是屢見不鮮,甚至周而復始,只是AI從前僅取代『體力勞動』,今天則是『腦力勞動』。從社會結構來看,就是由藍領延伸至白領。」
李偉才既是科普專家,也是科幻作家(筆名:李逆熵),通過越洋電話接受本刊訪問。他著有逾30本著作,包括《資本的衝動》及《人類的前途》等,熟悉人工智能發展,並能從人文角度剖析。
平情而論,人工智能有利有弊。早在1930年,經濟學家凱恩斯(John Maynard Keynes)已預測,人類能在一世紀內實現一星期只需工作15小時,皆因人類會加快機器取代步伐,導致廣泛「技術性失業」,但長遠而言,不用為生計煩惱,只需思考如何打發時間。目前看來,凱恩斯僅50%準確。
因為ChatGPT的確大幅縮減與人類差距,但一星期工作15小時仍遙不可及,人類工時不跌反增,而且「過去二三百年,世界經濟並沒有崩潰,每次失業危機都被化解」,到底發生過什麼事?
要解答這個問題,先要理解「生產關係」的轉變。李偉才指出,人類成為「工資勞動」(wage labour)是近200年才發生的事;此前,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,「人類歷史90%時間都是『自主勞動』,直至資本主義崛起」。
自此,生產模式徹底改變。因為絕大部分生產工具(means of production)掌握在極少數資本家手上,他們以投資方式展開經濟活動,包括採礦、開設工廠,然後聘用勞工,即「無產階級」。
資本主義失靈
某程度上,這種運作模式是有效的。因為資本家不斷將人類活動納入商業領域,只要確保規模不斷擴張,「總體經濟增長(GDP)足以吸納失業人口」。
人工智能毫無疑問能提高「生產效率」,但並沒有改變「生產關係」,本質與工業革命以來,幾乎所有科技別無二致,問題是今天「被AI淘汰的人」還能被吸納嗎?
答案恐怕是「難」,「經濟規模豈能無止境擴張?地球都承受不來!自然界是有物理極限的。眼下生態環境已經瀕臨崩潰,將來也只會愈演愈烈」,李偉才無奈表示。
ChatGPT本身已代價不菲。訓練成本高,碳排放量驚人。OpenAI從未公開數據,不過有第三方估算,單單訓練一次GPT-3,耗電量已達1.287吉瓦時(等於120個美國家庭一年消耗),產生502噸碳(等於110輛美國汽車一年排放量),模型愈大耗能愈多。
一旦失業無法靠增長化解,就會如同魯賓尼分析,AI雖可提高生產力,讓經濟大餅快速變大,但只是「聽起來動聽」;相反,不公平會逐漸惡化,消費需求萎縮,更多人失業,「一切都會變調」。
中產加速消失
當然,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有人認為可「倒逼」人類自我提升,把低層次工作交給機器,自己集中精力處理更高層次任務;然而,那並非理所當然。
牛津大學經濟資深研究員弗雷(Carl Benedikt Frey)發現,在自動化問世前,美國原本就有逾半勞動人口,參與藍領及辦公室工作,即使他們學歷為中學以下,但透過這類工作都能過中產生活;但好景不常,過去30年,此類「筍工」數量持續萎縮,這批中產下場如何?大多數是「下流」找低薪服務行業。
其實,「自我增值」失敗很普遍,有些人便寧願失業,也不願放低身段。自動化已經如此,更莫說人工智能了!弗雷估計,那些原本為無技術者提供「避風港」的行業將進一步萎縮。
難怪美國人即使最早「享受」ChatGPT(2022年11月面世),今年1月調查,僅9%受訪民眾覺得人工智能「利多於弊」﹝圖一﹞,遠低於1987年25%。
二十世紀初,日本經濟學者大前研一已經提出「M形社會」概念,意思就是隨着技術不斷創新,生產愈來愈減省人手,過程中受最大衝擊就是「中產階級」。他們原本是社會「最大緩衝」,卻不斷被磨蝕,經歷過一兩次經濟周期後會輕易掉進「低收入勞動階層」﹝圖二﹞。
ChatGPT會進一步加劇「勞動市場兩極化」。美國領先全球,勞工就是「兩大陣營」,一邊非常吃香,一邊吃閉門羹,為什麼落差那麼大?麻省理工學院(MIT)經濟學者奧特(David Autor)分析指,正是因為愈來愈多工作變得很Google(需要掌握電腦)。
不久將來,相信很快會進化為很OpenAI(需要掌握AI),事關GPT-4的成績,反映出人工智能正在「踩過界」,水平足以涉獵醫生、律師、工程師及會計師等專業領域,「四師」是「中產階級」代表。
贏家及輸家幾近一目了然──未來世界只會分兩類人:一類是極少數特權精英階級,即「超人類」,能夠掌握AI;另一類則是絕大多數普通人,即「無用階級」,無法掌握AI。很科幻嗎?然而,概念是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(Yuval Noah Harari)提出。
知識鴻溝擴大
If you can't beat them, join them.(不能與之為敵,便與之為伍)?不過,要在ChatGPT時代躋身為「精英」,門檻比從前更高。
ChatGPT介面雖然很易「上手」,普通人都不難學懂,但要用得「精」則是另一回事,背後牽涉AI素養(例如明白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的原理、演算法及數據處理),還有英文能力。
因為人工智能資料庫內,目前絕大部分是英文材料(整個互聯網內,中文數據僅1.3%),以英文向ChatGPT發問,回應質素就遠高於中文。對於本身學習環境較好的學生,相信會如虎添翼,不同階層之間,有機會產生知識鴻溝,形成現代版「寒門士族」。
港大物理系終身教授徐士杰直言,創造能力將是極少數人擁有,因為「人工智能已經會畫畫(例如Midjourney),儘管沒有頂級大師水平,但已經畫得相當不錯,畢竟是靠軟件來運行」,頂級大師只會屬於人口1%;
普羅大眾呢?「無論體力還是精神,也會出現『頹廢』,甚至『弱化』」,徐教授更悲觀認為:「99%的人智力將會退化!」危言聳聽嗎?人腦退化有跡可尋。
智力測試(IQ)約100年前面世,人類自1932年起,智商一直穩步上揚,平均每10年加3至5分,形成所謂「弗林效應」(Flynn Effect);不過,近期研究顯示,人類智商正在下降。
美國人的智商分數,便錄得數十年來首次下降(比對2006年至2018年數據),跌幅最大是18至22歲中受教育較低群組,挪威也有同樣趨勢。
當然IQ純粹參考,但即使未出現ChatGPT,在日常生活經驗中,我們自己都不難發現,個別能力在退化,舉例書寫,「中文字是很美妙、有結構,也有書法藝術,但現在人們只懂輸入法,所以甭說學生,許多同事都不太會寫字,借助互聯網、計算機」。
「現在走進大學飯堂,幾乎都是『低頭族』。手機推送是淺顯資訊,不會停留多幾秒,但是長久下去,人類整天依賴手機,再無必要去圖書館、博物館,記憶及認知都會退化」,徐士杰提醒:「人工智能都是一樣。」弦外之音,正是警惕人類,切忌失去學習能力。
UBI、教改覓出路
AI發展如日中天,全球生產力遠超總體所需指日可待,不過作為物理學家,徐士杰不無感慨:「好似內地高鐵,現在是世界最領先了,跑得又穩又快,但是有時候,我都在想,真需要跑那麼快嗎?」
「人活着最重要的,還是開心吧!參考古人先賢的哲學,人類的理想生活,不見得一定要有多高的科技;現在,我們的社會有人工智能,人人離不開Smartphone(智能手機),那麼現代人快樂嗎?」
無論如何,肯定的是若在人工智能年代,只追求「效率」,而無法妥善「分配」的話,不快樂的人只會愈來愈多,因為將極有可能形成「史上最嚴重的寡頭壟斷」(應驗哈拉瑞所言)。
畢竟往績可鑑,互聯網自八十年代開始興起,然而進步的結果,往往是「贏家通吃」,導致財富高度集中﹝圖三﹞,「ChatGPT會加劇趨勢,令全球貧富懸殊更突出」,李偉才表示。
——節錄自4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